当下的世界经济环境,企业尤需重视可持续发展。
今年的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已经揭晓,以“韧性与共生”为年度主题,鼓励那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企业。
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日益紧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社会各个层面,道德约束层面的CSR(企业社会责任),向前演化成更具执行性的ESG(环境、社会与治理),后者强调长期主义,兼顾广泛的利益相关方。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二十一世纪得到大力推进,标志性的历史节点包括《巴黎协定》的签订等。中国在2020年宣布2030年碳达峰以及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后,可持续发展进入快车道。
ESG成为不可逆转的未来趋势,越来越多的全球企业、中国企业顺势而为。公众的环保、低碳等理念日益成熟,对于企业来说,ESG并非只是利他,更不只是一项公益成本,而是可实现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共赢,为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打下基础。
在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四十余年里,中国成为各国企业的舞台。成熟而丰沛的劳动力、便宜的土地以及税收优惠,这些因素促进了本土企业的发展,同时为在华开展业务的跨国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都获益匪浅。
现在,中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已经与四十年前大大不同。当下,经济的全球化正在经受逆风。在不确定性的时期,坚定不移地践行ESG,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途径。
这一点在部分产业表现得十分明显。
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制造业的新名片。石化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受各国约束,中国光伏产业不但在本土发扬光大,也为各国送去低碳发展选项。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增,也说明中国制造业拥抱低碳技术,能在全球市场赢得竞争力。
这种共赢,获益的不只中国企业。中国这座世界工厂,同样关乎西门子、宝马等一大批全球企业的未来。部分跨国车企的产品,搭载中国动力电池,奔驰在各国的道路上。这为跨国车企在新能源时代的转型提供了充沛的动力。
在全球市场同样如此,比如过去五年,标普500的ESG指数以一个百分点的优势跑赢了大盘。注重社会责任、具有包容性的公司,更易吸引和激发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收益,实现良性的循环。
如同责任感会凝聚一个家庭,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也会激发员工的向心力。这种内在的凝聚力,对于面临更多经济不确定性的企业,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