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一直在坚持,时间多就读多些,时间少就读少些,无固定进度,没有必要规定一天只读一章或两章。
读书和写作没有同步,有时写前面内容,已经读到后面去了, 前面内容生疏了就再看看。
也有那么些瞬间,会忽然觉得这样的写作无意义,是不是会被认为拾人牙慧,说实话,我忌讳这个,因此尽量不百度,也不管别人写没写, 怎么写,根据原著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再创作。
将故事重新捋一遍,可以让自己更熟悉书中的内容,这是我写《东周》故事系列的全部意义,实际上是鼓励自己坚持阅读和更好地熟悉故事情节。《东周》这部书太浩繁了,时间跨度大,国家多,人物众,情节复杂,扑朔迷离。读着读着,前面的情节忘了,人物关系搞不清楚了,经常这样,就只好通过反复阅读和自己写一遍来加深记忆。
有时候写作会倦,读书想一天几章往前推,快速把第二遍给推完,但觉得还是我写过的记忆深刻。
我不准备写很多,我的写是辅助读。有些故事很精彩但是我读过多遍了,很熟悉了,就可能不写了。
我的目的是熟悉语言和熟悉故事情节,其它都是其次。
好书太多了,没必要在某一本书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三言二拍》一遍基本读完,但只是基本,而且也才读一遍。《老残游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没读。几天前下单的《西厢记》和《牡丹亭》又来了,书刚拿回来,就忍不住撕掉包装,打开《西厢记》读了前面的楔子和第一场第一折,语言美到让人窒息。
没敢多看,怕读糟践了,这两本我不仅要细看,而且要熟读,是不论多少遍的。
《西厢记》我十年前在南阳老师家一口气读了两遍,现在又生疏到不成样子。觉得一切都是新的,再往后看的话不知可还有熟悉感。
我太爱戏曲的语言了,我准备用行动来爱,而不是我本来知道它们很美,却让它们一直离我很遥远,像空中楼阁。
现在,它们就在我的眼前了,我只消打开它们,就可以与之亲近。它们是属于我的,目前只是物质上的,我要让它们变成我精神上的财富。
一天一首宋词也在坚持,我实际上一天不止一首,一开始不敢给自己规定太多的量,怕多了没法坚持,就不现实了。我要求自己一天至少背一首,有时候往前走走,回头瞧瞧,也想尽快推完,然后反复。
我是在反复读《论语》以后,才知道自己也还可以记住一些东西的,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大惊喜,它意味着我还可以很深入地去喜欢我喜欢的。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幸福的,有条件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幸运的,我是幸福而且幸运的,我准备,余生就这样幸福和幸运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