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阅读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时常让我感到自己的无知与肤浅。这篇关于学生课堂发言,我曾经对此也有许多体会,但是,从来只有疑问没有去解答。
一句感叹“学生越大越不爱举手”就这样将问题抛出,然后消失空中,没有下文,不再理会。好似答案会自行出现,又好似这个常见情况没有什么深刻原因可探寻,反正大家课堂都这样。
读了吴老师的话,真心觉得自己需要“回炉重造”。无法回炉,还好有书,还好我喜欢看书。
“嗯,你这个看法我没想到。”“你这样说很有意思。”面对不准确的答案,吴老师总是这样回应道。我呢?有时候我会考虑回答者的感受,尽量跳出闪光点来回应,但有时直接说出“这不对。”
学生发言究竟有没有对和错?
这还用问吗?肯定有对错呀。纠错指导不就是当老师的职责之一吗。
可吴老师认为,不能简单说对与错,他不想学生觉得发言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我想让他们自由地表达,哪怕是错误的见解。中小学课堂应当由这样的自由言说。
吴老师再次强调,不要在意学生发言的对与错,所有的发言,对集体学习而言,都是有价值的。因为有不同观点的出现,因为有不同的表达,学生学会了比较和判断。如果只评对错,那么学生在没有绝对把握便不敢发言,或者他知道了教师所要的答案而不屑回答。课堂沉闷,往往也和教师的那种简单的对错判断有关。
音乐学科实践性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时常拿音乐表演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表现。我现在怀疑,真的要音很准,节奏正确,咬字吐字准确才是对的音乐表现吗?
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天马行空,一般不要与音乐联系太远,我都会认可学生的想象。所以,谈音乐感受与想象,学生举手较多。一旦音乐表演,到中段年级,学生渐渐面露畏惧,不太愿意主动上来表演。这个与我的评价有关。
吴老师说:课堂是可以出错的地方,你们这么年轻,会犯的错误还在后面呢。为了以后少犯些错误,你现在要大胆地尝试,把以后可能的错路堵死。
说得多好,如果当初有老师也这样说给我们听,学生时代的我必然没那么惧怕举手回答问题。包括现在,有时候回应培训会上的老师,会担心自己说的是不是对方心中的答案,自己有没有讲对,如果错了多丢脸。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不成熟,甚至有偏颇之处,吴老师都是宽容以待、正向回应。
他认为,学生的思考也许幼稚、不成熟,也许不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甚至是错误的。但没关系,因为那是他通过阅读和思考获得的,他正在辨析,正在积累,还有很多书等着他去读。谁没有自以为是的经历?必须鼓励并尊重学生的思考……要不要尊重他的阅读体验,要不要承认他的思考价值?如果不抱功利的教学观,我们当然应该对他的阅读予以肯定。
正因为抱有这样的认识,面对学生啰嗦拖沓长达7分钟的回答,吴老师没有因为后面有听课老师,没有因为其他学生不耐烦的表情选择打断该学生的回答,反而是耐心听完,并两次追问协助学生将刚才的思考提炼为三句话。本来2分钟的过程足足用了十多分钟,他觉得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是教学的本质,尊重学生的思考,暴露问题,协助纠正问题,给所有学生呈现“学”的过程,由此反思自己的学习。
这不由地联想到自己。无论我的阅读水准思考水平达到什么程度,都不能因他人的优秀而妄自菲薄,思考能力提升有一个过程,只要我一直读一直想一直思考,我的认知水平提升了,思辨能力必然也会提升。这本书的阅读不就为我打开了许多扇窗吗,让我在一次次思想碰撞中,看到了许多的空白和许多的可能性。
因此,我的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可以做的调整有:
1.对学生回答不作简单对错评判,以欣赏的口吻来回应。
2.不同层次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向不同学力的儿童。
3.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