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看到一篇文章,说某“专家”建议把班级日志里记录的上课睡觉学生人数当成是教师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实行……这“一些”当然也包括我校!这难道不是没事找事吗?这些个专家在一线做过没有?或者上的是那些学生喜爱的课程吧?强烈建议专家别“建议”了……
班级日志难道不是为了班主任及时掌握班级动态,更好地管理班级而存在的吗?为什么现在拿来成为掌控教师的工具了?被记录(犯错误)的学生也没有什么实质性地惩戒,反而变成对老师的惩罚,这不是在增加学生“拿捏”老师的“资本”吗?
相信任何一位稍微有点责任心的老师,在课堂上看到学生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时都会主动提醒或干预。对违反课堂秩序的学生不管不问的,不能说一个没有,但绝不会占多数!领导们不能以偏概全,做自己以为的“杀鸡儆猴”行动啊!
开会时强调“学校是我家”、“团队凝聚力”…需要力挺老师的时候就全都是老师的问题!前篇提到的基本民生都处理不好,还谈什么归属感?不懂教育就多去学、去看、去考察,不会管理就去深造,别拿商业那套污染教育的神圣。
虽说是民办院校,但你有个大差不差的咱都可以理解,对吧?但过了就容易引发“民愤”。我来得时间不久,但同事都换了两三波…这什么问题不值得关注反思一下吗?
曾经一度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短短两年时间,就让我开始怀疑人生了。也是真的服!
可能还是自己的问题吧,太过理想化,所以吐槽和抱怨比较多。但不找个发泄的出口,怕是会撑不下去。有人说撑不下去辞职就是,如果还年轻,早就那么做了。都拖家带口的,生活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