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阅读了《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这本书,其中三点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点,我们常希望自己心想事成,也会祝愿别人心想事成,但书中的作者却并认为心想事成不一定是好事。他举例说,年轻时他在小县城上班,很羡慕能分到100平方米房子的同事。如果他当时也分到这样的房子,可能会一直留在那个公司,就不会产生后来去广东发展的想法。正是因为他没有心想事成,才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转机。小县城与广州,简直是天壤之别。因此,作者认为不要希望事事心想事成。虽然心想事成看似是好事,但也可能让人在达到目的后失去奋进的勇气,一直待在舒适区打转。从这种积极的理念来看,确实如此。很多人都是因为对当前的境遇不满意,才有了转机。比如刘慈欣,如果他在工作上发展得很好,就不会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去写小说,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三体》。同样,如果我在工作上非常认真负责,把所有时间都交给工作,那么我也不会在生活与工作之中遇到困境后,强烈地想到改变,不想心甘情愿地过着亳无希望、随波逐流的日子,在经历很多黯然神伤神、难以入眠的夜晚之后,我想:无论如何现实如何,一个人都应该心存希望,有所追求,即使是做梦,至少在梦中,我们也会是快乐的。于是,我便重拾儿子的梦想,去写作,去阅读。经过几年断断续续的坚持与放弃,最终养成坚持日更的习惯。直到今年,我才找到了将写作与工作相结合的机会。让业余爱好也可以为工作助力,写成一篇篇优秀文稿,不仅可以得到物质奖励,而且还转变了我对工作的态度,由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愉快地享受工作,不断地追求着自我成长的愉悦感与成就感。我也可以骄傲地体会到热爱工作,把工作当成游戏,不计得知,全力以赴,只为成长。
所以,在逆境中,我们更要有逆袭的勇气,好的改变更有可能会悄然发生。当然,当我们无法改变现状时,也不要过于悲观消极。接纳,允许,才能更好地度过眼前的困境,才会更快地发生改变。比如现在的延迟退休政策,就让很多人对工作有了不同的看法,更加珍惜拥有的工作机会。
第二点是关于为什么善良的人老是帮助别人,却得不到回报,反而招致怨恨。这是我一直感到困惑的地方。小时候我爸爸经常跟我们说“斗米养恩人,担米养仇人”,但我还是不能完全理解。我觉得一个人不能把帮助别人当成习惯,如果长此以往,别人就不会感恩,反而在你不能帮助他时还会怨恨你。
书中,作者通过两家人的故事进行了阐述。两家人比邻而居,一家穷,一家富。穷人家陷入饥荒,富人便给了一斗米,让他们度过了荒年。穷人对富人表示感谢,说幸亏有了他们的帮助才得以存活。但随后他们又说起虽然活了下来,但今年还没有播种的谷子。富人说可以再给他们一担米,让他们在春天播种。然而,当穷人拿到这一担米后,却和家人说这一担米能干什么呢?播种后就没有留下来吃的米了。他们家那么富有,为什么那么小气?只给我们一担米?当富人听到这些议论后,便不再帮他们了,觉得他们恩将仇报。两家人从关系融洽的邻居变成了互不来往的仇人。
其实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只不过没有那么明显。有时候你经常帮助别人,别人却把你的帮助当成习惯。当你需要他的帮助时难以开口,而别人还会不断向你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你偶尔拒绝别人,别人就会觉得你不够意思,让你感到内疚。
作者在书中还讲到一个真实的例子:有兄弟俩,弟弟在城市混得好,哥哥在农村。弟弟经常帮助哥哥,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哥哥的帮助也越来越大。然而,哥哥的心态却逐渐改变,对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到难以满足。偶尔拒绝过他一两次,哥哥就非常生气。一次弟弟回家,哥哥终于爆发了,说他忘恩负义,自己过得那么好却不帮助家里的亲人。弟弟也非常生气,说起这么多年这么帮他,他还不知道满足。一怒之下离开了哥哥家,说以后桥归桥、路归路,从此不再来往。虽然他这么说,但他心里只有哥哥这一个亲人,不可能不帮助他,因此心中感到非常纠结。于是他来咨询作者。作者认为,帮助别人和得到回报要讲究一个平衡。如果你老是帮助别人,而别人无法回报你,你们之间的悬殊太大,被帮助的人就会产生一种内疚感。这种内疚感让他很难受,他不愿意承受这种折磨,但又无法报答你。久而久之,他就把这种内疚感变成对帮助你的人的一种怨恨。他总是想办法去挑毛病,比如会说你那么有钱却那么小气,然后他把怨恨指责投射到别人身上,就觉得享受别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提出更高的要求,故意为难帮助他的人。当帮助他的人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时,他就有了指责对方,获得心理平衡的机会。
第三点关于得罪人的讨论深身感触。许多人都不愿得罪他人,但有些人却勇于坚持原则。例如,在有四五百人的群聊中,一旦有人发布广告,群主便会将其移出群聊。当群主被问及是否担心得罪此人时,他回应道,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得罪群内的其他四五百人以及自己的原则。生活中的情况亦是如此,若一味避免得罪人,往往会适得其反,得罪更多人。然而,当我们坚守原则、不惧得罪人时,他人反而会认为我们公正无私,并非故意针对。
在工作中,这种态度尤为重要。若因害怕得罪人而迁就他人,最终只会委屈自己。相反,以公私分明的态度处理事务,不畏惧得罪他人,反而能赢得更多尊重与配合。当工作中遭遇冒犯时,我们不应畏惧反击,因为尊重是相互的。若对方行为过分,我们有权维护自己的尊严。保持这种平等心态,更有助于展开公平、客观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