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财发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筑牢金融安全法治屏障 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02 10:48:30   浏览次数:2  发布人:aea7****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力维护金融安全”“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依法惩治资本市场违法犯罪”。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人民法院要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力维护金融安全”“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依法惩治资本市场违法犯罪”。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人民法院要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自觉把金融审判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营造公平规范有序的金融市场交易秩序,护航金融平稳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守金融安全“高压线”。我们要坚持打击与防范并举,将“严惩处”落在实处,依法制裁金融违法行为,促进金融行业依法规范发展,筑牢金融风险防控堤坝,守护好人民群众“钱袋子”安全。一是依法从严打击金融犯罪。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推进金融领域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以零容忍态度严惩操纵市场、内幕交易、非法集资、贷款诈骗等金融领域突出犯罪。严厉打击金融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和高风险金融机构背后的监管腐败,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切实防范金融腐败引发的“次生灾害”。二是规范民间融资交易行为。要发挥审判对金融业的规范引导作用,依法否定职业放贷、高利转贷、变相高息等行为效力,严格执行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标准,规范融资担保和典当等行为。三是规范资本市场投融资秩序。打击欺诈销售、强制销售等违法行为,督促金融机构严格落实产品适当性义务,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案件的研判和审理,依法认定金融中介机构责任,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妥善审理中小金融机构重整破产案件,疏通金融运行堵点,防止金融风险扩散蔓延。

    高效实质化解金融纠纷,破解金融债权“清收难”。我们要立足金融纠纷特点,做实定分止争,开展金融债权集中清理,有效降低金融解纷成本。一是以“专业审判”为基点提升审判能力。选任懂金融、专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组建速裁团队和金融审判团队,加强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业务交流、联合培训,提升专业化审判水平。对疑难复杂问题,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智库作用和审判委员会指导监督作用,用好“法答网”“人民法院案例库”,强化关联案件检索,确保裁判标准统一。二是以“机制创新”为引擎提升审判质效。加大“分调裁审”力度,做好繁案精审、简案快审,针对信用卡等消费类金融案件,发挥速裁短平快的优势,提高简易程序适用率,用好督促程序、小额诉讼程序,健全要素式审判机制,推进示范诉讼,实现金融案件统一批量处理。常态化开展网上立案、线上开庭、电子送达等,打造金融快审模式,减轻金融机构的诉讼成本。树立全院“一盘棋”思想,促进调解、立案、审判、执行等环节有序衔接,缩短办案周期。三是以“强制执行”为后盾助力债权实现。积极融入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用足用好强制执行措施,充分利用网络司法拍卖提高财产处置效率,依法采用失信黑名单、限制高消费、司法拘留、拒执罪等措施制裁逃废金融债务行为,通过对主动履行行为的正向激励和对拒不履行行为的信用惩戒措施,提高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回收率,切实将“纸上权益”兑换成“真金白银”。

    凝聚风险防控强大合力,打造治理“共同体”。我们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稳妥有序推进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对非法金融活动群防群治。一是强化金融司法与监管执法协同。与金融监管机构协同推进风险联防共治、信息联通共享、问题会商共研、人才联培共育等,推动司法裁判和监管执法标准衔接,助力金融市场规则统一。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就审判实践中发现的苗头性或类型化问题,及时向监管机构移送非法金融活动线索。二是强化金融司法与行业自律共振。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好行业协会商会联系政府、企业、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制定行业标准、发布业务指引和自律倡议书等,促进金融机构规范业务管理,严格执行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进一步优化行业生态,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化金融司法与多元解纷联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扩大解纷“朋友圈”,推动“总对总”金融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实质运转,做实法院指导调解职能,形成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民的多元化解机制,实现金融解纷“1﹢1>2”的效果。

    做实金融纠纷源头治理,下好风险防范“先手棋”。防控金融风险,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我们要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推动风险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一是做优做细司法建议。定期开展金融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分析审判实务中发现的苗头性、共性问题及案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治理问题,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向党委报告,并向监管机构和相关金融机构发出司法建议,做优跟踪问效,督促金融机构推广送达地址确认制度、完善合同文本,有效减少当事人因躲避诉讼导致的审判周期拖延。二是用心用情回应需求。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深入一线走访调研,开展订单式普法,通过庭审观摩、授课答疑、发布审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等形式,协助金融机构做强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等,提升金融机构依法经营和风险防范意识,真正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三是抓紧抓实金融宣传教育。用好新媒体平台,立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因地制宜、创新形式开展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引导群众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提高金融安全意识。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作者:王屹松(作者单位: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

    见习编辑:闫钰|联系电话:(010)67550827|电子邮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裴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aea7****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c8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