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模式:央地同力双向奔赴
2024年10月18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与遵义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遵义市水网水务一体化投资合作签约暨南水北调(遵义)水网有限公司揭牌活动,标志着中国南水北调集团首个区域类水网水务一体化项目正式落地。
通过投资遵义项目,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全面管理遵义市原、供、排水等核心资源资产,首次实现对市级水网上下游业务链条的全面覆盖和整体运营,充分发挥央企优势,与遵义市共同打造央地合作的样本平台,推动区域水网建设和央地融合发展,将参与国家水网建设事业由“点”的建设、“线”的管理向“面”的整合推进,形成了央地合作的遵义模式。
两手发力,政企需求高度契合
本次政企合作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通过政企合作解决发展问题、实现互利共赢的实践行动。
遵义市具有引入外部投资人,化解存量债务,推动水网水务一体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近年来,遵义市加快建设贵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支点城市,在水利事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地方政府面临持续投资乏力的现实问题,水利事业发展遇到瓶颈。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具有深度参与区域水网建设、构建供水“点线面”业务布局的战略意愿。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集团公司参与了浙江开化水库项目、安徽凤凰山城乡供水一体化等一批结点性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在参与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的基础上不断延展产业布局。同时,运营管理的东中线一期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具有丰富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经验。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年多来,利用“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循环畅通体系,守护筑牢“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为我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2023年9月,双方正式确定合作意向,拉开了合作序幕。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创造性提出了“依法合规、改革创新、价值创造、合作共赢”的总体思路,确立了“水网水务一体化、供水排水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涉水产业一体化”目标,探索出一条“股权+债务”的合作创新之路。
遵义市国资委于2022年全资成立遵义市水资源开发投资集团,该企业无负债、无抵押、无担保,资产结构清晰、经营状况良好,被选定其作为双方股权交易的标的公司,并将遵义中心城区的核心原水、供水、排水资产以划拨和非公开协议转让两种形式归集至水资源集团。随后,遵义市高效推动资产整合、审计评估、债务谈判、股权挂牌等工作,为双方合作夯实基础。
2023年至2024年,贵州省进一步对水价制度进行了完善,坚定了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参与遵义市水网水务一体化建设的信心。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抢抓机遇,与属地政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努力促进区域类水网水务一体化项目正式落地。
互利共赢,打造央地合作样本
遵义模式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水网水务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南水北调(遵义)水网有限公司董事长毕波说,首先是科学合理设置合作目标、合作范围和交易结构。本次股权交易,双方紧紧围绕省政府、市政府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和投资合作意向书设置的合作目标、合作范围和交易结构开展工作,具体执行过程中,不偏离目标和目的,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始终秉承最有利于实现目标和任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其次,在于政府为主导的高位推动。在推进本次股权交易工作过程中,遵义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调度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各政府部门积极配合,使该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专门成立工作专班,具体抓落实,强有力的统筹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推进过程中存在的财务、资产、法律风险等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和路径。
最后是换位思考的角度,达成利益与成本的价值趋同。在与股权受让方接洽及协商过程中,交易双方在不违背基本原则及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秉着换位思考的原则,均作出一定的让步,确保了双方投资决策需求和内部决策程序需要,最终形成了一致意见。
本次股权交易,对于遵义市政府来说,引进具有实力的中央企业落户遵义中心城区,共同推进遵义市供排一体、厂网一体、城乡一体(以城带乡)水网水务建设,符合国家水网建设战略规划,更是落实贵州省政府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市委工作安排的实际举措,不仅盘活了存量水利水务资产,彻底化解了市属国有企业的存量债务,还有利于处置好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了中心城区新增水网水务项目建设的资本金需求,有力推动了遵义市水网水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对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来说,通过与遵义市政府的深化合作,充分发挥了城乡供水专业化、市场化龙头企业优势,建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全链条新型城乡水务一体化投资合作建设运行新模式,体现了中央企业的社会职能,通过投资合作优化地方水资源配置,共同推进属地政府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水生态修复,改善水生态环境,盘活属地政府存量水务资产,带动新增水务项目建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南水北调(遵义)水网有限公司涵盖供水、排水、原水及涉水产业,管理水库5座、水厂16座、污水处理厂6座。水库蓄水能力约12650(含中桥水库)万立方米,日产水能力60.3万吨,日污水处理量21.35万吨。供水经营范围覆盖遵义市中心城区及湄潭县,服务人口达200万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政府有需求、企业有能力、合作能共赢,正是这种双向奔赴,完成了股权交易,造就了遵义模式。未来,我们将在发展中不断解决遇到的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中促进发展。”毕波说,目前,南水北调(遵义)水网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状况持续优化,通过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加大企业内部管理和绩效考核力度,优化管理体制激发企业活力,整合资源实现创收增收,以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将南水北调(遵义)水网有限公司打造为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更好胜任水网水务一体化投资任务的区域平台。同时,努力践行让中国人喝好水用好水的使命追求,为200多万遵义人民喝上放心水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以“遵义模式”为模板,总结经验,深耕贵州市场和西南区域市场,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推进“两手发力”,开辟央企推动水网水务事业发展的新路径。
撰稿 | 许安强 左俊杰
责编 | 安亦扬
校核 | 陈思璐
审核 | 李东海
【猜你不想错过的精彩内容】
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
为“信语南水北调”点亮星标!
点亮在看,关注南水北调!